专业介绍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二级学院,人口与健康学院依托学校在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老年学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努力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机构。

目前,学院下设人口学系、老年学系和公共健康系三个教学系,并设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4个专业。

人口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人口学专业是国内创办最早、国际影响最大、人才培养层次最全的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学科点。1974年,成立全国第一个人口学研究所;1979年成立国内第一个人口学专业硕士点,1981年,开始招收国内第一届人口学专业本科生,标志着我国开始系统地培养自己高层次的人口学专门人才;1984年成立国内第一个人口学专业博士点,198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内唯一的人口学重点学科点。2000年,教育部正式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人口研究所为基础)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的人口学基地,是全国唯一的人口学重点研究基地。

秉承传统并开拓进取,人口学专业的学术活动一直旨在研究人口过程及其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相互关系,重点围绕与人口有关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婚姻家庭变迁、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数字社会与社会治理、人口政策与人口管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与健康、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边疆安全等。

自人口学研究所成立50年以来,在本专业老、中、青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点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出版了包括《人口理论教程》、《人口统计学》、《世界人口》、《人口学词典》等在内的国内第一套人口学系列教材,并先后承担了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这些广泛涉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政策等专题的研究课题(或项目),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有显著的社会现实意义,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并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采纳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人口学教学、科研和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本学科领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掌握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及管理评估的技术,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与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创新性思维,具有组织能力、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团队意识。迄今为止,本专业已培养博士毕业生近100余名,硕士毕业生200余名。他们目前活跃在国内人口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正在为中国的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人口问题与经济、资源、环境问题紧密相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建立以后,始终高度重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研究。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在国内率先成立人口与环境教研室。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1989年10月,人口学系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首届“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学术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制定了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口学系的人口与环境教研室也正式更名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成为全国首批8个具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开阔理论视野和学术创新精神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精英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口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培养,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数据分析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在相关领域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本学位点设立以来,迄今培养了250多名硕士、博士毕业生。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广泛分布于国家部委机关、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大型央企、互联网头部集团等。

老年学专业

老年学是以老龄社会重大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融合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生物学、老年社会保障等多元学科视角,致力于探索老龄化社会的科学规律与创新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科研与育人协同"为特色,构建了贯通老年健康促进、老龄社会治理创新、银发经济实践的全链条学科生态,在国内外老年学领域享有卓越声誉。

作为中国老年学高等教育的开创者,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2003年,率先成为国内首个老年学硕士、博士培养单位,开启中国老年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先河。自2004年起,发起并持续主办"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迄今已举办20届。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建立了国内首个老年体验中心,打造集模拟实践、创新教学与跨学科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14年,启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项目(CLASS),目前已完成五期调查。其中,2014、2016、2018和2020年数据均免费向学术界开放申请。2018年,牵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建立的15个“双一流”学科标志性重大规划平台——老龄社会的政策实践与养老产业综合研究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2020年,入选首批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成为国家级智库核心力量。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成立老年学系,标志着学科建设迈入体系化、专业化新阶段。。

本专业注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源涵盖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元学科背景。依托“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全球对话”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已培养了逾200名硕博毕业生,广泛任职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养老领军企业,成为推动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将持续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以建设世界一流老年学学科为目标,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老龄科学理论体系、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贡献人大智慧。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是管理学,一级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文医交叉学科,致力于揭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社会措施防治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国民对健康日益重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将在健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隶属于人口与健康学院公共健康系,该专业硕士点建立于2005年并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点建立于2015年并开始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与项目评估,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全球健康等专业方向。

行政团队

人口与健康学院行政团队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致力于为学院各项行政工作高效运转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团队设以下工作业务模块:

1. 行政人事工作:

负责学院日常行政事务的综合协调与落实,包括公文处理、会议组织、档案管理、信息报送、国内外合作等工作;

负责学院人事、人才、离退休等工作;

负责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采购、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

2. 党团学工作:

负责学院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负责学院共青团工作,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奖助学金评定、就业指导等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负责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做好学院形象宣传和信息发布工作。

3. 教学科研工作:

负责学院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考试组织、成绩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

负责学院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管理、成果统计等工作,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负责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 培训工作:

负责学院各类培训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包括培训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师资聘请、学员管理、效果评估等;

负责与校外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合作,拓展培训资源,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人口与健康学院行政团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为学院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07289

邮箱:sphoffice@ruc.edu.cn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楼西楼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