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讲座回顾|“日本养老产业观察”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日期: 2024-07-052024年6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中国系列学术讲座之“日本养老产业观察”在立德楼601室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协办,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校友、日本社会福祉法人“喜寿会”常务理事兼特别养护养老院“七喜Kotobuki苑”院长川口彰俊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人口与健康学院张文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教授以及学院众多师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数名老师、养老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等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首先,张文娟教授对川口彰俊先生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表示作为健康中国健康中国系列学术讲座之第二讲,很荣幸很开心能够邀请到校友来到母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张文娟教授向在座师生简要介绍了川口彰俊先生的相关信息。川口彰俊先生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并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回到日本工作。2013年,川口彰俊先生进入日本一家“社会福祉法人”机构开始养老护理行业工作,任社会福祉法人“喜寿会”常务理事兼特别养护养老院“七喜Kotobuki苑”院长,在养老护理行业工作11年获得了很多优异成绩,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张教授表示很期待川口彰俊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
接下来,川口彰俊先生就日本养老产业进行专题分享。川口彰俊先生首先强调专业词汇在不同国家的表达形式。例如,养老护理的日语是“介护”,长期护理保险被叫做“介护保险”,利用介护保险的被保险者称为“利用者”等。他介绍到,基于自立支援、利用者本位和社会保险方式这三个目的,日本2000年实行介护保险制度,并对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进行了简单介绍。
川口彰俊先生从利用费、多职种协作、介护保险服务类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对于介护保险服务类型来说,日本在介护支援、居家服务、社区服务、机构服务及其他服务中有25种服务类型。具体来看,作为一种介护支援类型,“居家介护支援事业所”是由介护保险承担100%的费用;居家服务可分为访问介护、日间服务(日托、托老所)、短期入住;从有料养老院(介护型)、附带服务的高龄者住宅、小规模多机能居宅介护、(认知症患者的)集体之家等介绍了社区服务类型,从老人保健设施、特别养护养老院(特养)等介绍了机构服务类型,还有福祉用品、住宅改修等其他服务类型。
川口彰俊先生从少子老龄化、护工严重短缺、2025年问题、虐待(包括护工的虐待和家人的虐待)、骚扰、老老介护与认认介护、介护离职(指职场人因介护爱人而离职)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当下发展面临的问题。此外,他表示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外国人员流动性高、人才留不住、部门手续繁琐等都是当下日本面临的外国护工问题,同时介护保险也面临着预算不充分、介护人才短缺、介护服务费低、手续负责与严格等问题,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腰痛预防项目方面,川口彰俊先生向大家介绍了SPHM(Safe Patient Handing and Mobility),意为安全的患者护理和移位。川口式SPHM定义为“对利用者、护工双方安全、安心、安逸的介护”。他还展示了移位滑布/滑板/滑垫、护理床/多功能型躺靠轮椅、移动式移位机、三维移位机、介护机器人、监护支援机器人、介护管理系统等。然后,川口彰俊先生从认知症界定、日本认知症政策、认知症介护等方面分享了认知症应对相关内容。
川口彰俊先生通过自己多年的养老护理实践经验,向大家分享了介护经营相关内容。他表示,介护经营是找到盈利(经营)与福利(公益)的平衡点,提供服务,创造利润。从介护的生产性出发,提到在情绪介护的基础上,引进科学介护,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情绪介护的质量,入住率与利润自然提高。其中,科学介护是包括福祉用具、IT、介护机器人、循证介护。他表示引进科学介护是介护的范式转移,以提高主要工作和周边工作的生产性来实现人性化介护。
川口彰俊先生分享结束后,在场师生就此主题展开精彩讨论。川口彰俊先生就居家上门服务的低效率与移动成本、不同经营主体下的养老院费用问题、介护与医疗转换问题、介护职员待遇加算制度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一步交流与探讨。
最后,杜鹏院长对川口彰俊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带来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全场师生都从中收获很多,真正做到学术和实践相结合,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交流。
撰稿:张硕
供图:陈露
审核:宋月萍、刘芳